Wednesday, September 9, 2009

澳門行 (一)

不經不覺,已經差不多是一個月前的事了!

Photobucket

上個月初跟 J 到馬交走了一轉,一直都想找些地方去,一開始想著跟 J 和 M 返廣州搵野食,最後 M 要返工而作罷;而除了吃以外,又真的找不到甚麼原因上大陸 (上海北京以前去過,嗯,或許長大了會再去一次啊)

輾轉想到澳門,上次去,是沙士那年,也該是沙士停課的那段日子。還記得酒店和船票都很便宜、也記得好像是父母先去,我和姐姐放學後換衫自己買票過去。那年我中三,姐姐中五 (我仲好記得佢要拎埋D 書去搵…) 澳門當時水盡鵝飛,人影都唔多隻,那幾天還要下雨,更顯得整個環境的悲涼。

六年沒來,這天來到也是雨天,不同的是,人多到好慘。澳門本身地少,又值暑假時分,無論是香港人還是內地人,都湧到澳門悠閒一番。不過當幾萬個人在澳門一齊悠閒的話,其實成個環境會又嘈又逼,成件事錯晒。

還好,我和 J 到澳門的目的,不在悠閒,而是在於食。

而此行,我們完全達到了目的,在澳門的十一個鐘,我們吃了,八!餐!

Photobucket

好,就來慢慢細數一下吧。落船,落狗屎,搭的士去三元吃肉丸粥,好吃,肉丸大粒且彈牙。加了一顆窩蛋就令粥底更滑。

Photobucket

然後回到議事亭那邊,聞見減蛋金錢餅的香氣,於是買了一小包分著吃。炭爐燒的果然與眾不同,真的香很多啊。說是減蛋,其實是減蛋白的意思,下了更多蛋黃來做餅自然就更香了。

Photobucket

喝了一杯珍珠奶茶,逛了一會,又到了九如坊吃木糠布丁。那時,才十一時多,已經是第三餐 (!) 了。還有要了一份炸馬介休。布丁的確做得又滑又香,很好吃;但價錢稍貴,不過侍應服務實在很好。

Photobucket

食完布丁,J 心急的撲上的士,直奔媽閣廟隔壁的船屋餐廳 (好似玩緊 amazing race 咁…) 。乜我地,真係未夠飽咩!?而家諗返都幾得人驚。吃了一鍋四人用的海鮮飯 (才 $108!),吃剩了少許,金魚上身的我們,最後也終於知飽,變回正常人類。

(慢慢細數最後數左兩篇出黎…)

Monday, September 7, 2009

朋友仔


昨晚跟 J 談了很多很多,說起她和 M 對我的憂心;說起她和 M,驚我最後會鬱到病 (!)。聽後,真的有點感動。感動的,是我一直沒有想過,他們會留意我的一舉一動 (well 又可能其實只是他們無野講所以講開),也會把我的人和我的文字連繫起來,更會一五一十的跟我說起,向我娓娓道來他們對我這個人的見解。我只能夠說,雙魚座的人,表裏不一的程度,可以遠超乎大家想像。這個,在自己,還是在別人身上,也不多不少察覺出來。

沒錯,偶爾這裏的文字,十萬個灰。人總有三衰六旺 (!?),我只是覺得,一場相識,我不介意讓大家觀看我的情緒,快樂的也好;憂愁的也好。一直以來都是擅寫多於擅講的人 (那大家就該明白,我的 oral communication 是如何不濟),寫出自己的黑暗面,總覺得比說出來要來得簡單,隔了一層之後,也好像可以免去一層尷尬。而且,你有時問我,我為甚麼不快樂,我也實在答不上口,答「無 mood」又好似好囂張,雖然有時的確是經得起時間歷練的事實。

從來都習慣了不高興的事不找人分擔,起碼,我相信身邊的人都未聽過我成日話自己唔開心 (well 我覺得這不是一件負面的事,只是表達方式的不同而已)。你跟我說,要多跟自己的朋友傾訴,不要讓自己背起所有的愁苦。但既然問題解決不了的時候,說得愈多,便愈能感受到自己的無能為力;而這些無力感,其實我很不喜歡。又老實說,以前也有人跟我說過同樣的說話,於是,其實暗暗地已經在改變當中…

雖說施比受更有福,但在某些關口,朋友的一兩句問候,總會帶來意想不到的、貼心的效果。謝謝你們經常都讓我 feel being cared 啦,我會好好珍惜這些感覺的。

ielts

  • 昨天考 ielts,之前也說過,試場是一家之前完全未聽過的學校。為了穩陣起見,雖然八點三才開始 register,但七時多就出門口。而要七時多出門口,又為了肯定自己出得切門口,於是六點就起身 (!) 。整個早上,都是處於魂遊太虛的狀態。

  • 搭地鐵在藍田轉的士,八點準時去到試場。八點三開始 register。invigilators 全部都是香港人,不過因為是 english test 的關係,溝通都是用英文。總覺得兩個土生土長 (!?) 香港人用英文來溝通,是一件很詭異的事。

  • 還有呢,不知是否 invigilators 的 handbook 有交帶,所有 invilgilators / checkers 都係黑.口.黑.面,的。考試經已緊張,仲要睇班人面色,其實是有點無奈。然後跟他們說 "thank you" 他們的反應是 "next please!",well,那刻,我變成很想打人。

  • exam venue 是那家學校的禮堂,由八時多進入試場一刻,直到考試完結十二時多,在裏面坐了足足四個半小時。我完全覺得自己變成了一隻冰鮮豬 (!?),凍到。臨走時處於牙關打顫的階段,出到 outdoor 烈日當空曬了三四個字,才回復正常的體溫。還有,坐得太久,起身竟然覺得隻腳想抽筋 (!!),實在孱弱得可怕。

  • speaking test 的 schedule 是 13:00 - 19:00,而我們是到考 written tests 那刻才知道的。我的時間是 13:40,也算是很早。examiner 一開始問了我很多有關 painting / drawing,以為她會在 part 2 presentation on a specific topic 選一些有關畫畫的東西 (係就可以自動棄權了…) 還好,最後我的 presentation topic 跟畫畫完全沾不上半點邊。

  • 一直都有點擔心,怕 listening 會聽得不清楚。但原來現在已經很高科技,有無線 headphone 之餘還可以調校大細聲。不過 section 1 就已經漏左一題聽唔到…囧 其他呢老實說,也不太有信心,就看十幾天後出的成績怎樣吧。

Sunday, September 6, 2009

學校

成個星期無上過黎,好慘。寫篇 blog 咁難咩真係!?沒上來的原因是因為要準備 ielts,加上剛開學又多d 野做。

Photobucket

ielts 呢,尋日考完了。考試試場是從來沒有聽過的觀塘某間中學。看見壁報上面列著每班早會時排甚麼位置,就很有坐監時放風的感覺。排個隊都要管,同監獄有咩分別,唉。仲有呢,其實每日早會,會有d 咩講?點解可以日日都可以有早會架…以前我的中學,一個星期才一次週會,去又得唔去又得。平日返學,也完全沒有排隊這個概念 (除了走火警的時候啦) ,返到學校就直上課室,鍾意八點返到又得;八點半準時也可以;甚或去到後來一點幾先返也試過不少…

還有呢,我實在不很明白,為甚麼教員室有著 "students are not allowed to enter the staff room without a permission from teachers" 的告示,學生唔可以去搵老師咁不如拆左間 staff room 佢把啦。又,如果真的要找老師,難道我要隔著門口嗌個老師出來麼?住籠屋咩而家!?又用我的經驗來比較,我們以前都是在教員室自出自入 (其實可能間間學校都係,不過起碼我們沒有這張很令人討厭的 notice),問書的問書,吹水的吹水。要是真的礙著其他老師辦公,老師也會叫我們出去再講,這是人與人 (而不是老師和學生) 之間最基本的信任啊。

一路走著,看見體育科的壁報上寫著有游泳課,很好玩。不過如果因著某些原因不能上課的話 (要列明具體原因,「身體不適」是不算數的),也要去泳池看別人游水,而且呢,看的時候,一係要抄校規,一係要背誦中文課本。看到這裏不禁失笑,點解一定要係中文,唔可以係英文 / 中史 / 西史 / science / epa 等科目呢!?我帶本中史書去背,佢會唔會罰我留堂呢又?讀咩書都要管,某程度上比坐監還要慘。

一直以來,我都相信,老師和學生之間,都有著平等的位置,畢竟我和你非親非故,要不是你教得好,又或你是一個好人,老實說,我真的找不到一個原因去尊重你。而且學校越多規矩,學生更有慾望去打破規限,這也是一個很容易領悟的道理啊。就如一個越頑皮既小朋友,受限於更多規矩,也就變得更頑皮一樣。這天看著這些無聊的 instructions,令我很感恩我的中學沒有這些東西。

說起這些無聊校規,那次 J 很慘啊,放學後被罰企一小時 (!!),還要站立在劃定的小格子裏。原因是甚麼呢?…是校服扣少了一粒頸喉鈕 (!),那真是我聽過的、最經典的一次罰企原因。


(其實是想寫考 ielts 的見聞…不過寫下寫下完全變左第二樣野 囧)

散餐,與吻

早幾天跟友人在漫話,聊著身邊朋友的八卦事。然後,得知最近有位不太熟的同學仔跟別人分手。對我來說,消息很有點爆,因為他們一起已經有五六年的日子了。而更想不到的是,分手原因,是女仔被看見跟第二個男仔在校園某處接吻。

而又話分兩頭呢,這女子,for some reason ,之前又被發現背著自己男友,上!床!(仲要係o係宿舍入面…大家明白為甚麼被發現了吧?) 不過,這女子的男友,亦即是我那位不太熟的同學仔,應該是不知道這件事的。

問題就來了,假設你是我的同學仔,而你又知道你女友跟別人上過床,那,你會因為你女友跟別人上床而分手,還是因為你女友跟別人 kiss 而分手呢?(fine,如果你覺得兩件事都係無問題唔會分手既…咁唔玩咯 lol)

我和友人,竟然想也沒想,就答了不同的答案!我說,喂,kiss 喎,即係有真愛(!)o係入面啦!!!同第二個男人有真愛,頂唔順架喎,無可能再繼續架喎。上床個下,或者係唔覺意架呢!

友人的回應,很簡單,「你會唔會唔覺意同人上床呀!?」(又岩喎)又說,覺得食散餐成件事好核突,一定接受不到云云。反倒是 kiss 呢,又可以接受,畢竟只是一個吻而已啊,他說,goodbye kiss 都有啦。

我只是覺得,肯用自己的唇,吻另一人的,不多不少都會有愛的成份在內 (如果係 goodbye kiss,我諗唔會俾人傳到出黎掛);散餐呢,就可以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一時之慾。就如,我們掛念一個人的時候,可以隨時(!)跟別人上床,但kiss ,大概要很勉強很勉強才成事吧。

Wednesday, September 2, 2009

親愛的 D 同學。

到你走了。

很多人都好奇/疑惑,甚或是訕笑 (!?),為甚麼我們可以無止盡的在風花雪月。雖然他們不知道的是,在電話裏,偶然你會在唱歌 (!)、在打字;又或是聽到我在執房、看 blog…簡單點來說就是浪費大家的電話分鐘。某程度上,我們都很無聊;但也是這種無聊,才造就了我們的友誼吧?

甚至是我出走了 (!?) 的那段期間,我們還是在 msn / skype 無所不談,也所以那時我常在笑說,無論在哪裏,於我都無甚分別,因為我一樣是跟 D 同學講電話!死未,哈哈。回來以後,我們的世界轉變了很多,他上班我上學,但說著說著,到最後,我竟然神交了很多他的同事 (因為佢日日同我講上班的事),我對他的工作環境、同事關係,瞭如指掌,很奇異。

一起混熟了五六年,無論是我還是 D 同學,在不同的領域裏,都經歷了好些東西,高低跌宕,最後都成長/成熟了不少,大概在他身上更容易看得出來。我也在想,假如我是菠蘿油王子,那 D 同學便是情迷海龜 pizza 阿輝,在我悶悶不樂的時候,他會撕下一條蟹肉棒,讓我的心靈找到一點安慰。雖然,那條蟹肉棒,有時是黎明的歌…但我還是很感謝這些年來他在我心情低落時對我的包容啊。

雖然應該沒甚麼人認同,但我總覺得,我跟 D 同學有著一些奇異相似的地方:對周圍的不安全感、共同的不喜歡的人、價值觀等等。而大家的想法,隨著時日俱增,也變得越來越接近。於是,現在進化到,我已經能夠在電話之中感覺他在做甚麼 (!);他也變得會看我的眉頭眼額 (這個,某程度上是特異功能來的)。一切這些,是好朋友的默契吧?

除了緣分,我也想不到有甚麼原因,讓你走進我的生命,成為了我的好友。我也記不起,我們怎樣由以前三唔識七,到現在每日 (!) 都會講幾句電話。謝謝你一直對我的照料和包容,也謝謝你對我的無限信任。願你有個快樂的歐洲旅程,一路好走,三個月後見 =]

Tuesday, September 1, 2009

開學日


該是最後一次開學天了。遇見很多同學,有的幾天沒見;有的一個月沒見;有的呢,又真的自從上年的 fall semester 之後,就沒有見過了。大家忙著 catch up,上的課大都要做 project / research paper,於是又忙於分組。第一日,已經頭都大。按規矩 (!?) 第一個星期該是沒有 tutorial (上得一個星期,tutor 得d 咩丫!?) 不過呢,今日,上學的第一天,竟然,professor 說下午的 tutorial 照常舉行!頂,打亂晒我d 計劃。

今天要著 suit 返學校,去 student ambassador 的 interview。原本想是用 tutorial 空出來的時間準備的,但,一句要上 tutorial,變成了零準備的去 (仲要好多人等 lift 於是跑了四層樓梯…)。好在 interview 係純粹想見下你個人,唔使點準備 jek。

in 完,meet 我在 vienna 時那邊大學 assign 給我的 buddy。這半年到他來香港 exchange。catch up 了一輪,不過主要目的係佢還錢俾我。哈哈,見到佢覺得 hk 每樣野都好新奇,又令我回想起大半年前剛到 vienna 的時光。還有,和他在 cafe 買東西的時候,才知道櫃位的閃閃,英文流利得不行,果然是薑是老的辣 (!?) (嗯,只是忽然間想起這句諺語…)。

然後,check email,看見某 course 的 syllabus & course outline。那 course,一個學期十四個星期入面,有三個考試,然後呢,每個考試,考試時間是四小時!!!!(可以看到我內心有多激動嗎!?)我已經想像到,每次考完試之後我都會頭暈暈腳步浮浮流白汗…唉,只好慶幸這個 course 不用做 project 啦。

開學日,又其實是幾開心的。如果 D 同學不是明天走的話,就更完美了。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
 
Copyright 2009 Life is Simple. Powered by Blogger Blogger Templates create by Deluxe Templates | Blogger Styles | WP by Masterplan